艾麻草
艾麻草-全国中草药汇编编辑本段
拼音ài Má Cǎo
别名铁秤铊、禾麻草
来源荨麻科艾麻草属植物艾麻草Laportea sinensis C. H. Wright,以块根入药。秋季采挖,去茎叶,洗净泥土晒干。
性味辛,温。
艾麻草功能主治
祛风,除湿,调经。用于风湿关节痛,皮肤瘙痒,月经不调。
艾麻草用法用量
3~5钱泡酒或水煎服;外用适量,煎水洗患处。
艾麻草-百度百科编辑本段
艾麻草,中药名。为荨麻科艾麻草属植物艾麻草Laportea sinensis C.H.Wright 的块根。分布于长江中、下游诸省,北达陕西和河南等地。性温味辛,具有祛风,除湿,调经之功效。常用于风湿关节痛,皮肤瘙痒,月经不调。
中文学名艾麻草
拉丁学名Laportea sinensis C.H.Wright
别称铁秤铊、禾麻草
界植物界
门被子植物门
纲双子叶植物纲
目荨麻目
科荨麻科
属艾麻草属
种艾麻草
分布区域长江中、下游诸省,北达陕西和河南
采收时间秋季采挖
用 量9~15g;外用适量
艾麻草入药部位
块根。
艾麻草性味
辛,温。
艾麻草功能
祛风,除湿,调经。
艾麻草主治
风湿关节痛,皮肤瘙痒,月经不调。
艾麻草用法用量
9~15g;或泡酒服。外用适量,煎水洗患处。
艾麻草生理特性
多年生草本,高达70cm。根块状,多数成簇,纺锤形,褐色,尾部具一细长须根,并分许多短枝。茎直立,黄绿色,有纵棱,生短毛和稀疏螯毛。单叶互生,有柄;叶片卵形、长卵形至宽披针形,长3-12cm,宽2-5cm,先端长渐尖,基部圆形或急尖,边缘有粗锯齿,上面疏生短毛和螯毛,下面脉上微有细毛。夏末秋初开花,雄花序腋生,雌花序顶生,较长,均为圆锥状;花被4-5片,雄蕊5个,子房偏斜。瘦果扁平。
艾麻草产地
生于山地林边,废墟,土坎,湿润土壤草丛中。分布于长江中、下游诸省,北达陕西和河南。
艾麻草采集加工
秋季采挖,去茎叶,洗净泥土晒干
艾麻草-医学百科编辑本段
艾麻草的拼音
ài má cǎo
艾麻草的拼音名
ài Má Cǎo
艾麻草的别名
铁秤铊、禾麻草
艾麻草的来源
荨麻科艾麻草属植物艾麻草Laportea sinensis C. H. Wright,以块根入药。秋季采挖,去茎叶,洗净泥土晒干。
艾麻草的性味
辛,温。
艾麻草的功能主治
祛风,除湿,调经。用于风湿关节痛,皮肤瘙痒,月经不调。
艾麻草的用法用量
3~5钱泡酒或水煎服;外用适量,煎水洗患处。
附件列表
词条内容仅供参考,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
(尤其在法律、医学等领域),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