昂天莲
昂天莲-全国中草药汇编编辑本段
别名仰天盅、水麻、假芙蓉
来源梧桐科昂天莲Abroma angusta (L.) L. f.,以根、叶入药。
生境分部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。
性味微苦,平。
昂天莲功能主治
行气散瘀,消肿。
疮疖红肿鲜根皮或鲜叶捣烂调红糖外敷。跌打肿痛鲜根捣烂,酒炒热外敷。或用根1~2两,加酒3倍,浸7天后,用药酒外擦。
昂天莲-中华本草编辑本段
拼音ánɡ Tiān Lián
别名鬼棉花、仰天盅、水麻、假芙蓉。
来源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昂大莲的根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broma augusta(L.)L.f.[Theobroma augusta L.;Abroma fastuosa Jacq.]
采收和储藏秋、冬季挖取根部,洗去泥沙,切片,鲜用或晒干。
昂天莲原形态
昂天莲 灌木,高1-4m。幼枝密被星状茸毛。叶互生;叶柄长1-10cm;托叶条形,长5-10mm,脱落;叶片心形或卵状心形,有时为3-5浅裂,长10-22cm,宽9-10cm,先端急尖或渐尖,基部心形或斜心形,上面无毛或被稀疏的星状柔毛,下面密被短茸毛;基生脉3-7条,叶脉在两面均凸起。聚伞花序具1-3朵花,萼片5,披针形,近基部连合,长15-18mm,两面均密被柔毛;花瓣5片,红紫色,匙形,长达2.5cm,先端急尖或钝,基部凹陷且有毛,与退化雄蕊的基部连合;发育雄蕊15,每3枚集合成1束,在退化雄蕊的基部连合并与退化雄蕊互生,退化雄蕊5,近匙形,两面均被毛;子房长圆形,长约1.5mm,略被毛,子房5室,有5条沟纹,长约1.5mm,花柱三角状舌形,长约为子房的1/2。蒴果膜质,倒圆锥形,直径约3-6cm,被星状毛,具5纵翅,边缘有长绒毛,先端截形。种子多数,长圆形,黑色,长约2mm。花期春、夏季。
昂天莲生境分部
生态环境生于山谷沟边或林缘。
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、贵州等地。
昂天莲性状
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气候,稍耐旱,不耐寒。对土壤要求不严,但以向阳而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栽种为好。
栽培技术用种子繁殖。春播于3月下旬至4月中旬,直播和育苗移栽,直播按行株距50cm×50cm开穴播种,每穴播种5-6粒,播后覆细土2cm,浇水保湿。10-15天发芽。育苗移栽按行距25cm开沟条播。种子粒距8-10cm,播后盖细土2cm,浇水保湿。苗高35cm时,按行株距40cm×40cm定植。
田间管理穴播苗高10cm时,间苗,每年中耕除草4次,5、8月分别追施复合肥或农家肥1次,冬季追施堆肥或厩肥1次,并进行培土。
昂天莲化学成分
根皮含马斯里酸(maslinic acid),α-香树脂醇(α-amyrin),原儿茶酸(protocatechuic acid),香草酸(vanillic acid)及咖啡酸(caffeic acid)等。
昂天莲性味
微苦;辛;平昂天莲功能主治
通经活血;消肿止痛。主月经不调;疮疡疖肿;跌打损伤
昂天莲用法用量
内服煎汤,9-15g。外用适量,捣敷;或浸酒搽。
昂天莲(梧桐科昂天莲属灌木)-百度百科编辑本段
昂天莲(学名Ambroma augusta (L.) L. f.)是梧桐科、昂天莲属灌木,高1-4米,叶心形或卵状心形,聚伞花序,花瓣5片,红紫色,匙形,长2.5厘米,种子多数,矩圆形,黑色,长约2毫米,花期春夏季。
分布于印度、越南、马来西亚、泰国、印度尼西亚、菲律宾等地;在中国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、云南和贵州。
喜温暖气候,稍耐旱,不耐寒。对土壤要求不严,但以向阳而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栽种为好。
昂天莲可庭园栽培供观赏,也可作花镜、花坛的配植。昂天莲的茎皮纤维洁白坚韧,可作丝织品的代用品。因此也有栽培以取其纤维的。其根可药用。
中文名昂天莲
学 名Ambroma augusta (L.) L. f.
别称水麻
界植物界
门被子植物门
纲双子叶植物纲
亚纲原始花被亚纲
目锦葵目
科梧桐科
属昂天莲属
种昂天莲
命名者及年代(L.)L. f.,1782
昂天莲形态特征
灌木,高1-4米,小枝幼时密被星状茸毛。叶心形或卵状心形,有时为3-5浅裂,长10-22厘米,宽9-18厘米,顶端急尖或渐尖,基部心形或斜心形,上面无毛或被稀疏的星状柔毛,下面密被短茸毛,基生脉3-7条,叶脉在两面均凸出;叶柄长1-10厘米;托叶条形,长5-10毫米,脱落。
聚伞花序有花1-5朵;花红紫色,直径约5厘米;萼片5枚,近基部连合,披针形,长15-18毫米,两面均密被短柔毛,花瓣5片,红紫色,匙形,长2.5厘米,顶端急尖或钝,基部凹陷且有毛,与退化雄蕊的基部连合;发育的雄蕊15枚,每3枚集合成一群,在退化雄蕊的基部连合并与退化雄蕊互生,退化雄蕊5枚,近匙形,两面均被毛;子房矩圆形,长约1.5毫米,略被毛,5室,有5条沟纹,长约1.5毫米,花柱三角状舌形,长约为子房的1/2。蒴果膜质,倒圆锥形,直径约3-6厘米,被星状毛,具5纵翅,边缘有长绒毛,顶端截形;种子多数,矩圆形,黑色,长约2毫米。花期春夏季。
昂天莲生长环境
昂天莲喜温暖气候,稍耐旱,不耐寒。对土壤要求不严,但以向阳而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栽种为好。
昂天莲分布范围
昂天莲分布于印度、越南、马来西亚、泰国、印度尼西亚、菲律宾等地。在中国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贵州。
昂天莲繁殖方法
昂天莲的繁殖方法为种子繁殖。于3月下旬至4月中旬播种,可分为直播和条播,直播按行株距50厘米×50厘米开穴播种,每穴播种5-6粒,播后覆细土2厘米,浇水保湿。10-15天发芽。按行距25厘米开沟条播。种子粒距8-10厘米,播后盖细土2厘米,浇水保湿。
昂天莲栽培技术
管理当昂天莲苗高35厘米时,按行株距40厘米×40厘米定植。穴播苗高10厘米时间苗,每年中耕除草4次,5月和8月分别追施复合肥或农家肥1次,冬季追施堆肥或厩肥1次,并进行培土。
采收加工在秋、冬季挖取昂天莲根部进行采收加工,洗去泥沙,切片,鲜用或晒干。
昂天莲主要价值
观赏及经济昂天莲可庭园栽培供观赏,也可作花镜、花坛的配植。昂天莲的茎皮纤维洁白坚韧,可作丝织品的代用品。因此也有栽培以取其纤维的。
药用药用部位为根皮。昂天莲根皮含马斯里酸,α-香树脂醇,原儿茶酸,香草酸及咖啡酸等。 药性性味微苦、辛,性平。通经活血,消肿止痛。主治月经不调,疮疖红肿,跌打损伤。
昂天莲植物文化
昂天莲刚结果实的时候,其果实外面由5瓣叶片包在一起,形似杨桃一般,而结果之后,其叶片就会打开,形似一朵莲花,且朝天绽放开来,因此被称作“昂天莲”。不过很快它很快就会变成黑褐色,且花的内部呈棉絮状,如棉花一般,长得十分奇葩,因此农民朋友也称它为“鬼棉花”。虽然这个果实一直高昂着头,它的种子却不会因一直藏在果实里而腐烂。这是因为待果实完全成熟之时,它又会再次翻转,化作一个个倒挂的灯罩,将种子散播出去。
附件列表
词条内容仅供参考,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
(尤其在法律、医学等领域),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