凹裂毛麝香
凹裂毛麝香-中华本草编辑本段
拼音āo Liè Máo Shè Xiānɡ
别名毛麝香、山薄荷
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凹裂毛麝香的全草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denosma re-tusilobum Tsoong et Chin
采收和储藏夏、秋季采收,切段晒干或鲜用。
凹裂毛麝香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5-20cm。基部弯曲或外倾,上部略具分枝。茎圆柱状,被白色长柔毛。单叶对生;叶下部的早枯,中部的最大,叶片卵形至卵圆形,长3-20mm,基部宽楔至亚心形,骤然收缩成柄,先端圆钝至微尖,边缘有不整齐的圆齿,上面平伏长柔毛,背面毛稀,密被黄色腺点,腺点脱落后留下褐色的凹窝。总状花序顶生,被长柔毛;苞片下部为叶状,向上渐变小;花梗长约1mm;小苞片狭条形,稍短于花萼;萼5深裂;花冠淡紫色,上唇卵状长圆形,下唇裂片无深四缺,雄蕊二强,后方花药的两室中仅1室成熟,另一室小而中空,地方一对花药的室中也只有1室成熟,但较后的为小。蒴果卵圆形,长约2mm。花、果期8-11月。
凹裂毛麝香生境分部
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-850m的溪旁荒地上。
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、云南。
凹裂毛麝香性味
味辛;性微温
凹裂毛麝香功能主治
散瘀止痛。主跌打损伤
凹裂毛麝香用法用量
外用鲜品适量、捣敷;或研末调敷。
凹裂毛麝香(玄参科植物)-百度百科编辑本段
凹裂毛麝香(学名Adenosma retusilobum Tsoong et Chin)别称钝裂毛麝香、毛麝香、山薄荷。玄参科,毛麝香属多年生细小草本,高5-20cm;花、果期8-11月。中国云南、广西特有品种;全草可药用。(概述图来源
中文学名凹裂毛麝香
拉丁学名Adenosma retusilobum Tsoong et Chin
别称钝裂毛麝香、毛麝香、山薄荷
界植物界
门被子植物门
纲木兰纲
亚纲菊亚纲
目玄参目
科玄参科
亚科玄参亚科
族水八角族
属毛麝香属
种凹裂毛麝香
凹裂毛麝香形态特征
细小草本,高5-10(-35)厘米,基部常多少弯曲或外倾,上部略具分枝。茎圆柱状,被伸展的白色多细胞长柔毛。叶在下部的早枯,中部的最大,卵形至卵圆形,长3-20毫米,基部宽楔形至亚心形,骤然收缩成柄,端圆钝至微尖,边缘自近基部1/3处起具不整齐的圆齿,上面有平伏的白色多细胞长柔毛,下面毛较疏或几无毛,密被黄色腺点,腺点脱落后留下褐色的凹窝。总状花序顶生,被细而伸展的多细胞长柔毛;苞片下部的为叶状,向上渐变小;花梗长约1毫米;小苞片狭条形,稍短于花萼;萼5深裂几至基部;萼齿稍不等,均为条状披针形,长约3毫米,被多细胞长柔毛;花冠淡紫色,长约4.5毫米;上唇卵状矩圆形,长约2毫米,多少弯陷,先端凹缺;下唇稍短于上唇,裂片略成矩圆形,先端均深凹缺,尤以中裂为甚;雄蕊二强,后方一对花药的两室中仅1室成熟,另1室小而中空,前方一对花药的两室中亦只1室成熟,但较后方那一对的为小。蒴果卵圆形,长仅2毫米左右。花果期8-11月。
凹裂毛麝香生长环境
生于海拔600-850米的溪旁荒地上。
凹裂毛麝香分布范围
为我国特有种,产云南、广西。
凹裂毛麝香主要价值
全草药用
【采收和储藏】夏、秋季采收,切段晒干或鲜用。
【功效】散瘀止痛药
【主治】跌打损伤
【功效】散瘀止痛
【性味】味辛;性微温
【用法用量】外用鲜品适量、捣敷;或研末调敷。
凹裂毛麝香该种鉴别
该种靠近毛麝香,但植株矮小;花冠下唇裂片均深凹缺;后方雄蕊的花药各一室成熟,另一室小而中空而相区别。
凹裂毛麝香用法用量
一般可以外用取鲜品适量、捣敷;或研末调敷于患处。
凹裂毛麝香相关物种
毛麝香Adenosma glutinosum (L.) Druce
球花毛麝香Adenosma indianum (Lour.) Merr.
卵萼毛麝香Adenosma javanicum (Bl.) Merr.
附件列表
词条内容仅供参考,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
(尤其在法律、医学等领域),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。